中新社漳州7月19日电 (张金川 郑江洛 廖珍妹)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林伯彦近日在漳州接受专访时建言,可通过搭建“两岸双园”,推动漳台产业全域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漳州是台胞主要祖籍地、闽南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累计批办台资企业已达3000多家。近年来,漳州加快探索完善漳台全域融合机制,持续以漳台教育、医疗、文化、经贸、产业“五大板块”融合发展为引领,先行先试、探索新路。
“两岸融合,漳州一定要先行。”林伯彦称,因为台湾现有2300多万人口,其中祖籍漳州的台胞大概接近1000万,“我现在所提的‘两岸双园’概念,就是希望未来台湾有的产业漳州也有,漳州有的产业台湾也有。”
成立于1994年的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历经31年发展。1999年,林伯彦跨海来到漳州打拼,至今已有26个年头。2018年,他接任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林伯彦介绍,他于2022年投资成立的台资背景产业园开发运营商——台丽集团契合两岸发展大势,积极打造闽台中小企业集聚区,已在漳州开发建设芗城盈科智谷、龙文盈科智谷等项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近两年来,在漳州的台商高度关注其中多方面的内容。林伯彦称,在产业合作领域,文件提及支持古雷石化产业基地等建设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这与漳州实际情况紧密相关。
漳州拥有古雷石化产业园、台商投资区、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等重要涉台园区,林伯彦期待能借助政策,在这些园区深化产业布局,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对接与产业升级。
“在众多可合作的产业中,石化产业潜力巨大。”在林伯彦看来,实现漳台石化产业在原料、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可推动漳台融合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打造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谈及当前民进党阻碍两岸交流时,林伯彦很愤慨,“因为美国是在利用台湾,限制台湾的各种发展,而大陆从中央到地方对台商台胞提供了众多的优惠政策,民进党当局如果一直让美国利用,企图依靠美国‘倚美谋独’,对台湾将是最大的伤害。”
林伯彦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凝聚台商力量,推动两岸同胞交流互动、常来常往,搭建平台,让更多台胞、台青来大陆创业就业,实现梦想。(完)
603suoweiyushanxishengxianshiyanliangqu,julixianshizhongxindayue65gongli,tiaojianjianku。gangbiyejiulaidaozheyangde“huangjiaoyeling”,wuguanghuiquejiaode“xingyun”。“woqudedanweifeichanghao。”tashuo,yishiyouxiangmu、yourenwu,zheyangtajiuyouxuexihechengchangdejihui;ershijiaotongbubian,“zaikeguanshangyouliyujingxiaxinlaizuanyanyewu”。6(6)03(3)所(suo)位(wei)于(yu)陕(shan)西(xi)省(sheng)西(xi)安(an)市(shi)阎(yan)良(liang)区(qu),(,)距(ju)离(li)西(xi)安(an)市(shi)中(zhong)心(xin)大(da)约(yue)6(6)5(5)公(gong)里(li),(,)条(tiao)件(jian)艰(jian)苦(ku)。(。)刚(gang)毕(bi)业(ye)就(jiu)来(lai)到(dao)这(zhe)样(yang)的(de)“(“)荒(huang)郊(jiao)野(ye)岭(ling)”(”),(,)吴(wu)光(guang)辉(hui)却(que)觉(jiao)得(de)“(“)幸(xing)运(yun)”(”)。(。)“(“)我(wo)去(qu)的(de)单(dan)位(wei)非(fei)常(chang)好(hao)。(。)”(”)他(ta)说(shuo),(,)一(yi)是(shi)有(you)项(xiang)目(mu)、(、)有(you)任(ren)务(wu),(,)这(zhe)样(yang)他(ta)就(jiu)有(you)学(xue)习(xi)和(he)成(cheng)长(chang)的(de)机(ji)会(hui);(;)二(er)是(shi)交(jiao)通(tong)不(bu)便(bian),(,)“(“)在(zai)客(ke)观(guan)上(shang)有(you)利(li)于(yu)静(jing)下(xia)心(xin)来(lai)钻(zuan)研(yan)业(ye)务(wu)”(”)。(。)
今天不用点外卖,小安上门做小菜!谁家?Uzi!青椒肉丝~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农业保险理赔工作事关受灾农户切身利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小麦理赔工作,协调农业农村、粮食、气象等部门主动与财政部门和小麦保险承保机构对接,积极做好保险赔付的配合工作,切实发挥农业保险稳定器作用,保障小麦种植农户收益,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